关于生物燃料,你知道多少?

2018/11/1 9:01:47

 近日,中国科学院在天津发布的《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白皮书2015》显示,2014年,我国生物燃料乙醇年产量约216万吨,生物柴油年产量约121万吨。什么是生物燃料?
它比传统的化石燃料有什么优势?
适不适合开发利用呢?

名词解释

生物燃料(biofuel)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可以替代由石油制取的汽油和柴油,同时具有良好的可贮藏性和可运输性,是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向。狭义的生物燃料仅指液体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航空生物燃料等。

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不同于石油、煤炭、核能等传统燃料,这些新兴的燃料是燃料。
20
世纪70年代以来,受传统能源价格、环保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生物燃料的发展。尤其是巴西、欧盟等积极发展生物燃料技术。

生物燃料有什么优势?

优势之一:可循环性
1
生物质能的载体是有机物,所以这种能源是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的,是一种可储存和可运输的能源。而且它分布广,不受天气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即有生物质存在。生物燃料的全部生命物质均能进入地球的生物学循环,连释放的二氧化碳也会重新被植物吸收而参与地球的循环,做到零排放。物质上的永续性、资源上的可循环性是一种现代的先进生产模式。

优势之二:环保性

2
由于煤和石油都是生物质经过长期转换而来的,所以生物质是矿物燃料的始祖,被喻为即时利用的绿色煤炭。从化学的角度上看,生物质的组成是C-H化合物,它与常规的矿物燃料,如石油、煤等是同类。但与矿物燃料相比,它的挥发组分高,炭活性高,含硫量和灰分都比煤低,因此,生物质利用过程中SO2NOX的排放较少,造成空气污染和酸雨现象会明显降低;这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主要优势之一。

遭受质疑

科学家曾指出,作为目前应用广泛的两种生物燃料,生物柴油和乙醇燃料尽管比化石燃料更加优越,但不可能满足社会的能源需求。研究人员发现,即使种植的所有玉米和大豆都用于生产生物能源,也只能分别满足全社会汽油需求的12%和柴油需求的6%。而玉米和大豆首先要满足粮食、饲料和其他经济需求,不可能都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并非大有可为,原因在于它的来源——农业——是一个高度耗水的行业,每年农业消耗掉的水资源高达70%,而这都只是为了节省不可生能源——石油或煤炭的使用,却没考虑到生物能源在生产过程与运输过程中消费掉的水资源、电能、石油等也是巨量的,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说是人类拆东墙补西墙的愚蠢行为。事实真的如此吗??
谁说生物燃料的原料要是粮食的?提起生物燃料的原料,你先想到的应该是玉米或木薯,过去通常是使用这些可食用植物来制造生物燃料的。但很显然,如果把食物变成燃料的话,人类的食物就会相应地减少,会产生与民争地”“与民争粮的问题。这也是国内生物质燃料一直无法大规模发展的原因所在。也就是说,要发展生物质燃料,用粮食做原料是行不通的,开发出利用粮食以外的植物来制造燃料的新技术。比如,微藻类,这个时候就勇敢的站了出来,并开始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这种微小藻类被认为能对解决地球面临的粮食不足问题及能源短缺问题做出贡献,目前已开始受到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关注,并被视为生物燃料的新一代原料。事实上,以藻类为原料还有其他好处。一是可以生成油,微藻类与同样作为生物燃料原料的油棕果相比,相同面积的土地可以生产出后者210倍的生物燃料。另一个好处是,只要存在阳光和二氧化碳,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建造培养池培育藻类。不适合植物无法生长的干燥地带及贫瘠的土地,甚至沙漠里也能培育。除此之外,由于微藻可大规模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还可对减排二氧化碳做出贡献。

涨姿势了吧?

《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白皮书2015》指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而近年来,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在财税政策调节的引导下,中国燃料乙醇行业逐渐向非粮经济作物和纤维素原料综合利用方向转变,积极开展工艺和示范项目建设。 
这样的生物燃料,既能消除与民争粮的矛盾,又能实现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CopyRight © 版权所有:烟台海峰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20614号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

分享到

取消